卷百科 手机版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她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24-12-21 09:31:43

中国的法定假期设置越来越注重传统了,继春节、中秋、清明和端午之后,元宵节设为法定假期的呼声越来越高。近期也有代表提出议案,呼吁将过节定为法定假期。

什么?元宵节竟然不是法定假日?!你怎么看?

也许因为很多学生正月十五基本都在家里,元宵节为法定假日的呼声不太高。但是,这个节日确实是承载我们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第一,元宵节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汉朝为纪念周勃在正月十五平定诸吕,匡扶汉王室,开始设立国家意义的节日,并规定放假一天,以后各朝代放假一三五十天不等:唐代为三天; 宋代则长达五天; 明代更是自初八到正月十七,是历史上最长的灯节;元代不是法定假日;清代,缩短为四到五天。尤其唐宋朝甚至为了元宵节取消了宵禁制度,元宵节期间可以随意游玩。可见古人的重视程度。

第二,元宵节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习俗如赏月、燃灯、放焰口、猜灯谜、吃元宵等,还有不少地方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有这样的非遗,我们更应该支持重视。

第三,同样是传统节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能放假,元宵节为什么不呢?

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呼声很早就有了,直到2007年底才正式成文:春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第四,古人对元宵节的描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那种没有电话和微信的时代,男女约会真是太难了,只能借助为数不多的传统节日,还不一定能遇到心上人。今年“不见去年人”,只能“泪湿春衫袖”。但是,那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意境,是我们终生难忘的

再如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借着元宵节,遍寻意中人,最后才发现,她竟然在灯火衰落的地方。这是否暗示我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得来的才更有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