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国有哪几个经济特区?
截至到目前,我国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喀什,霍尔果斯七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由来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经济特区的设立
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中国共有7个经济特区。
1.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
2.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3.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4.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这些经济特区现在发展怎么样呢?
1、海南省
海南是我国经济特区中的唯一一个省级单位,海南也是唯一一个在全省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8年10月16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海南经济特区三十而立之年,再担改革开放新使命

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6818.22亿元
2、深圳市
深圳市是广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家批复确定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40年,深圳从一个偏居一隅的边陲农业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知名的国际一线城市;40年,深圳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展现给世界的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今天,深圳正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中心,成为中国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并且全方位造福人民的典型代表,成为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2022年生产总值GDP突破3.2万亿,位列全球城市第十。
3、珠海市
珠海是广东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滨海风景旅游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广府人走向海外的重要起航地之一,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

38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大胆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海滨城市的特色,坚持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1990年以来九次荣获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第一,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被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2022年珠海生产总值4045.45亿元,同比增长2.3%。排名全省第四
4、厦门市
是福建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厦门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端,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成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80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
5、汕头市
汕头市是广东省地级市,潮汕四市之一,汕潮揭都市圈城市之一,是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汕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2022年汕头市GDP总量刚突破3千亿,在广东省内只能居第11位
在首批设立的4个特区里,汕头地区的经济总量也是最高的,当时的深圳仅有2.7亿元,珠海为2.62亿元,在福建省内排第3的厦门也仅有6.4亿元。汕头港货运量曾一度占了全国的8.76%,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上海、广州。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汕头,曾被无数人看好。
四十年后,深圳的经济总量是汕头的10倍以上,当年那个小渔村现在成为了中国第四城,前途一片大好。而汕头却在四大特区里排名最后,让人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汕头可是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想当年在广州省内的经济总量,仅止于省会广州,再看看现在沦落到什么地位了,被后起之秀啪啪吊打,20多年了依然抬不起头,让人一声叹息!
6、喀什地区
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 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中的唯一一个地区。

2022年,喀什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68.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
7、霍尔果斯市
2006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成为全球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85平方公里。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设立经济特区,成为了我国唯一一个经济特区中的县级市。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35亿元,比上年下降1.2%。
经济特区实际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笔者按
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教训。既有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也有汕头的粤东骗税大案。
粤东骗税大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金额最大、作案最为疯狂、涉案人员最多的“世纪税案”。
骗税案爆发后,“潮商”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顷刻间就倒了。汕头的信用,犹如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国内十几个省市宣布中断和潮汕地区的经济合作,由于信用度急剧下降,特区的经济发展明显慢下来了。事实上,“骗税案”给汕头经济的影响远超当时的预期。各地争相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海外投资的时候,“骗税案”极大地动摇了海内外投资者的创业信心,不少企业外迁,招商引资工作困难重重。
作为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的汕头,2020年GDP如果放在全国的话还进不了百强;看人均GDP的话只有5.5万元,低于全国的8.57万元。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而发展水平还远低于全国平均,这样的经济状况着实是有点尴尬的。
与深圳、珠海、厦门等特区相比那更是天地之别了,甚至被人恶搞成“经济特别贫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