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百科 手机版

《简牍探中华》带你揭开郭店楚简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25-07-06 08:17:00

楚国故都纪南城是2000多年前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都城,孕育出灿烂的荆楚文化。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楚纪南故城北的郭店村发掘出一座战国楚墓,在墓室头厢内发现了大量竹简——这就是后来震惊学界的郭店楚简,郭店楚简也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神州第一书”。

这批珍贵的竹简将揭示怎样深邃的先秦思想图景?又将重现哪些湮没已久的思想光芒?7月6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节目将揭开郭店楚简的神秘面纱,探寻2000多年前珍贵典籍的原始面貌。

走进尘封千年的“地下典籍馆”

探寻先秦典籍的原始面貌

郭店楚简共计804枚竹简,其中有字简731枚,书写超13000字,包含十余篇前所未见的儒家与道家典籍,是改写和重构先秦思想的重大发现,为研究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古文字学、简册制度及书法艺术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材料。

“郭店楚简的发现让我们第一次看到来自2000多年前先秦时期的珍贵典籍”“郭店楚简为我们打开了一座尘封千年的‘地下典籍馆’”……跟随节目中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丁四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龙永芳的精彩解读,一起认识《缁衣》《鲁穆公问子思》《五行》《穷达以时》等儒家经典,迄今所见最早的《老子》抄本、前所未见的《太一生水》等道家经典,感悟先贤们跨越时空的智慧结晶。

战国时期,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等地,出土于楚地的郭店楚简为何却记载着丰富的儒家经典?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丁四新表示:“郭店楚简兼容并包的特质,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有力实证,也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现存最早的乘法口诀《九九术》

将我国乘法口诀的应用史提前百余年

出土郭店楚简的墓葬中,没有发现关于墓主人姓名和身份的具体信息。本期节目戏剧部分将以郭店楚简中典籍的内容与思想为核心,通过艺术化演绎墓主人“郭简”遍寻经典、传道不辍的人生经历,生动再现战国时期崇学尚德、思想璀璨的文化盛景。

而独家发布环节,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立静、荆州博物馆馆长杨开勇将带来简牍的最新研究成果。2023年,荆州市秦家嘴楚墓新发现一批战国楚简,其中包含迄今考古发掘出土最早的乘法口诀——《九九术》,将我国运用乘法口诀的历史上溯至公元前4世纪,比之前所知提前了100多年。经初步释读,有一枚残简写道:“四七廿(二十)又八,三七廿(二十)又一”,即九九乘法表里的“四七二十八,三七二十一”。

此外,秦家嘴战国楚简中还发现了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尚书·吕刑》版本,它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刑书。 专家指出,这次发现的《尚书·吕刑》版本与传世本的内容高度契合,不仅使我们得以窥见它的原始面貌,也解开了传世本真伪的千年之谜。

以历史为镜,照见来路;以创新为笔,书写新章。7月6日晚八点档,锁定CCTV-1《简牍探中华》,让我们一同聚焦郭店楚简,“简”述历史,“牍”懂中华!

责任编辑:王继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