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超级显微镜”的散裂中子源如何工作?当前科研院所都在关注哪些前沿科技?带着这样的好奇,近日可园中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旅程。这也是学校“行走的思政课”品牌不断拓宽学习场景的生动实践(查看相关报道>>解码岭南文脉,可园中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创新样本)。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前沿科技的兴趣与探索精神,5月7日下午,东莞市可园中学科技兴趣小组的41名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和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进行参观学习。
探秘散裂中子源,领略微观世界奥秘
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作为世界上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之首。同学们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情踏入这片“科技圣地”。

在园区科研人员的生动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散裂中子源的立项建设历程、建筑分区布局、科学设施功能以及未来规划。科研人员通过科普宣传片和科普展览厅的展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散裂中子源的工作原理:高能量的质子轰击金属靶,引起金属原子的散裂反应,释放出大量中子,这些中子被安全地引出到实验测量装置上,供科学和工业研究使用。自2018年投入运行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取得众多重要科学成果,其强大功能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同学们对散裂中子源所具备的强大功能与潜力深感震撼。尤其是得知治疗肿瘤的BNCT实验装置(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已在莞研制成功——东莞市人民医院BNCT设备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中子治疗设备,是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国之重器”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经具备开展临床应用的资质。大家纷纷为这一科技成果感到自豪和期待。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与科研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走进华南创新研究院,感受创新活力
离开散裂中子源后,师生们来到了位于松山湖的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究院是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汇聚了众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前沿的科研成果。

在研究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研究院的多个科研实验室、中式车间和创新成果展示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同学们被研究院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创新精神所感动,对科研工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还与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科研人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心得,鼓励同学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次参观活动,为可园中学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同学们不仅目睹了前沿科技设施,更在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中,激发了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经历让自己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文:毛敏 王慧
通讯员:林松林 李金锦
【作者】 毛敏;王慧
教育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