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百科 手机版

生态变现!阳西探索“美丽环境” 向“美丽经济”转化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0 22:05:00

随着机械轰鸣声响起,阳江市阳西县城乡风貌提升“重头戏”正式拉开帷幕。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D6风貌带项目在溪头镇破土动工,这条宛如珍珠项链般的示范带,将串联起溪头、上洋、沙扒三地特色资源,绘就“山海阳西”的亮丽新图景。

阳西沙扒镇 受访者供图

去年以来,阳西县以“绿美阳西,宜居城乡”为目标,高质量建成9条风貌示范带,累计完成3300余栋房屋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存量农房微改造等4项重点任务。这一成效使阳西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15个表现突出县(市、区)行列。2025年,阳西县将紧扣“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要求,实施全域风貌提升计划。通过“连线成片、全域覆盖”的建设模式,重点打造凸显滨海特色的风貌带体系,推动城乡风貌从“局部示范”向“整体提质”跨越,最终形成“山海相映、蓝绿交织”的城乡风貌新格局。

实施“四提五新”工程 全域推进城乡风貌“提质升级”

“四提五新”全面铺开注入风貌提升建设新动能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阳西段)D6风貌带的开工,擂响了阳西县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全面铺开“四提五新”建设攻坚行动的冲锋号角。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阳西段)D6风貌带项目串联溪头、上洋、沙扒三个沿海乡镇,沿线覆盖20余个行政村,深度整合阳西80多公里海岸线上的丰富资源,以“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产业升级”为核心定位,将渔港的烟火风情、海岛的绮丽景观、沙滩的浪漫风光融为一体,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产业联动于一体的滨海经济走廊。

阳西县的农村公路平坦宽阔 受访者供图

阳西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D6风貌带联动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建设,结合阳西县交通运输局谋划省道S540线阳西县溪头至沙扒段公路路面改造及风貌提升工程(溪头镇—沙扒镇),此前已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并对接省规划院开展《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阳西段建设与行动方案》编制工作,确保建设工作科学、高效推进。

“计划8月底就能按期完成。”中铁一局阳江公司负责人王克飞说,D6风貌带是阳西县滨海风光示范区的中轴线,建成后会起到轴心引领的作用。作为施工单位,他们会精心组织,调配各种资源,保质保量按照预期完成建设任务。“在2024年风貌示范带建设基础上,阳西县已全面铺开‘四提五新’建设攻坚行动。”阳西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阳西县继续依托央企“公益+微利”助力模式,提质升级深茂铁路、沈海高速、阳江港大桥、滨海景观大道等4条风貌带,同步启动5条新风貌带建设,逐步形成覆盖高铁动脉、高速网络、滨海经济带及县域主干道沿线的立体示范矩阵,打造“沿海观海、沿路看景、进村赏韵”的立体风貌。

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阳西段)D6风貌带(溪头-上洋-沙扒段)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图片来源阳西微报

目前,新建5条风貌带中,D8、D9、D12已基本完成建设;D10富硒风貌带在进一步优化设计,计划提升435栋,已开工435栋;D11结合织篢镇城乡融合发展及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继续提升改造,计划提升357栋,目前已开工125栋。阳西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风貌带建设的持续推进,把阳西的典型镇、典型村以及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使得阳西县各镇村整体风貌得到很大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白墙黛瓦映渔歌 3300栋农房“微改造”留住山海乡愁

风貌提升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让阳西县沿线的镇村风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老百姓切实体会到了“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实惠。走进阳西县程村镇,原本破旧的红砖裸房如今焕然一新,墙面经过重新粉刷后干净明亮,新加盖的瓦片在阳光下特别醒目。“我在这住了十多年,如今的变化真的很大!”程村镇的谢女士说,她刚来到程村镇生活时,举目都是大片的山岭,还有很多杂乱的野草。如今,镇村的道路修好了,房子也都刷上了黄色的新漆,看起来像大别墅一样,乡亲们都很开心。

阳西美丽乡村 受访者供图

农房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房风貌提升,是改善镇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程村镇聘请了专业设计团队,结合本土特色的程村蚝元素,进行专业设计和打造,为沿线风貌节点做了独特设计和提升。”程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走进阳西的“西大门”——儒洞镇,入口处以荔枝、水稻和红色飘带为元素的镇标形象鲜明,让人眼前一亮。沿路而行,街道宽敞整洁,景色优美宜人。值得关注的是,位于边海红色展馆旁已改造完成的美丽圩镇客厅焕然一新,成为该镇“百千万工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街道更加整洁了,河道还增加了路灯,大家晚上都愿意去那边散步,一起聊一聊最近的新变化。”当地村民黄伯高兴地说。阳西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项目聘请了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省建科院两家省级专业团队,编制8个镇的建设规划,并广泛征求群众、旅外乡亲的意见,通过专家和相关部门评审,不断完善和优化,高起点、高质量打造建设。

截至2024年底,阳西县圆满完成各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目标,实现全域圩镇风貌系统性提升。随着溪头镇、塘口镇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镇培育名单,2025年将重点推进“门户节点设计-交通廊道统筹-建筑立面改造”三级提升策略,通过“风貌塑形、业态赋能、机制护航”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行走在今日阳西,白墙黛瓦的农房群落与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相映成趣。那些镌刻着渔家图腾的墙绘、融入了咸水歌元素的景观小品,不仅是改造工程的注脚,更成为唤醒乡愁的文化基因库。从沙扒镇的珊瑚房到上洋镇的荔枝窗,每一处“微改造”都讲述着山海阳西的在地故事。

在这场从“旧屋换新颜”到“颜值变价值”的蜕变中,阳西县始终恪守“修旧如旧传其神,创新如新留其魂”的改造哲学。当3300栋农房在“三原三保”原则下重获新生,当溪头渔港的落日再次映红改造后的骑楼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镇的更新,更是一方水土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动诠释。

文|记者 戴灵敏 通讯员 袁魁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