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百科 手机版

驱动项目“引擎”挺起发展“脊梁”九台区向“新”求“质”奋进春日征程

   发布时间:2025-05-07 11:11:00

前言:

万物生发春澎湃,项目建设争春忙。

塔吊林立、桩机起落、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踩着春的鼓点,九台区处处升腾着大干快上、抢抓工期的项目建设热潮——

从建设制药专用设备制造的医药装备项目,到农业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机产业园项目;从推动产业升级的长春数字医药产业园项目,到关乎粮食安全的九台区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个个重大项目犹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拔节向上,描绘出九台全力“拼经济”、奋力“抓项目”的生动实践。

项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今年以来,九台区坚持项目为王,聚焦“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新型材料、智慧装备、生物医药、未来食品、低碳物流、数字商贸、文体旅游、休闲康养等8个赛道谋划项目,全力掀起招商落位、建设加速、环境提升的火热“攻势”。

放眼望去,项目聚势的氛围正浓,一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正跃然眼前;细心聆听,经济蓄能的步伐坚实,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声”正响彻大地。对于奋楫笃行的九台区来说,2025年注定又是一个奋斗的春天——

全区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 上项目100个,其中新建63个,续建37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22.5亿元,同比增长6%。截至目前,已开工新续建项目80个,占年度实施项目总数的80%……不断刷新的项目“进度条”、建设“加速度”,彰显着九台区的奋进姿态和坚定决心。

无论是在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期盼的新建地块上,还是在承载着新希望的续建项目工地内,一派万木争春的景象正在九台大地上徐徐展开,传统产业活力焕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接踵落位、未来产业有序布局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

在向“新”求“质”的春日征程中,九台区吹响了大项目的“集结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澎湃动能——

项目建设高潮涌

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在位于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一个总投资38亿元、占地面积28.4万平方米的产业集群——九台区不锈钢产业园建设正酣。园区主要生产销售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不锈钢制品项,目前已有来自沈阳、天津、青岛、内蒙古等地的25家企业签约,5家已建成,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

重大项目追“高”逐“新”,挺起高质量发展强支点。九台区在项目建设上抢占先机、抢工抢时,全力冲刺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夯实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走进长春数字医药产业园的建设现场,焊接声、切割声与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作为吉林省安宇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战略性项目,园区总占地面积12.1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8栋现代化建筑,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汇聚百家健康企业,形成年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航母。

“园区分两期推进,目前一期已竣工投用并吸引了6家医药企业入驻,二期正加快建设步伐。”安宇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杨蕊介绍,从传统药仓到智慧生态,从实体交易到数字赋能,长春数字医药产业园将以林蛙深加工全产业链、智能医药物流、中药材数字化交易平台、定制化总部基地四大板块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东北医药产业枢纽的“黄金坐标”。

一批批重大项目的接续开工,萌发着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动能,项目的“启动键”就是产业发展的“加速键”。今年,九台区合力推动项目尽早开工,调动全区各项目部门、各属地加强协作配合,持续跟踪项目进展,确保37个续建项目尽早复工,并通过开展领办制、代办制,帮助63个新建项目办理开工前的必要手续,确保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有效投资。

是速度,更是决心,让项目早开工一天是一天!

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九台区以高质量服务主动解决项目建设难题。持续发挥区级领导包保、项目服务秘书作用,逐一列出项目存在问题清单及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扫清项目建设路障,形成“洽谈一批、引进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良性循环。

一对一精准调度、点对点把脉问诊、面对面解决问题、实打实协调推进……九台区推动重大项目谋划提质、保障提标、建设提速——

加快推进项目入库入统。九台区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跟踪调度各部门、各属地做好入库入统,各项目单位实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完善项目的入库入统要件,确保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全面加强要素保障工作。九台区相关部门,深入现场动态监测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解决园区断头路、水、电、气、热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要素保障,确保在建项目按时投入使用、达产达效。

做足项目招商谋划储备。九台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谋划力度,统筹调度全区各属地、部门,依托区域优势资源,谋划储备更多重大产业项目,做到新建项目可增加、有替换,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做足项目储备。

招商引资妙招频

全员行动拧成“一股绳”

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重点调度全区招商引资洽谈项目、签约项目、在建项目、投产项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制定详细的外出招商计划,根据目标企业分布,前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

尝试运用委托招商新模式,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链驱动”,通过以投促招、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实现招商引资和产业孵化的双重目标。

……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更是推动九台产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区域发展的后劲所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区上报5000万元以上签约项目24个,合同引资额29.47亿元,签约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

众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落位,来自于企业对九台发展的信心。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吉变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电力产业园项目已和九台区正式签约,“细致耐心地招商工作、全力服务的项目专班,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九台对招商企业的重视和信赖。”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源于谋划,只有不断谋划一大批项目、储备一大批项目、建设落地一大批项目、竣工投产一大批项目,才能形成招商投资的良性循环。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全区上下发力拧成一股绳,扎实的招商引资举措,创新招商引资方法,让一批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落位九台。

建立重点产业赛道招商模式。九台区将招商工作分为新型材料、智慧装备、生物医药、未来食品、低碳物流、数字商贸、文体旅游、休闲康养等八个重点产业赛道,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服务企业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包保。

持续加大外出招商力度。九台区建立专业招商小分队,配备熟悉产业政策、投资环境及谈判技巧的人员,专门负责组织全区“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精心组织筹备各类区级招商引资会议,对相关投资信息进行研判并依情况对接各作战单位,为前来考察洽谈的投资者提供政策环境信息咨询等全过程服务。

此外,九台区还持续拓宽招商信息渠道,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主动争取高端项目信息资源,加强与外埠商协会、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招商合作,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再优化

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期靠项目,长期靠环境。

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九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始终把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作为“第一重点”,服务好辖区各类企业和经营主体。在项目推进中,相关部门主动深入企业,创新协同办理、全流程办理新机制,重塑办事流程,企业基础信息实现“一次录入、多方复用”,大幅缩短了新建项目手续办理时间。

这一点,吉林省开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单玉柱深有体会。“新项目前期手续办得很顺利,我们只需要全心投入加快建设进度,更好地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达效。”单玉柱介绍,项目总投资3.3亿元,预计2025年底投产。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他们依托自主研发的高分子材料技术,产品覆盖购物袋、农用地膜、快递包装等领域。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对于一个区域而言,软环境就是“梧桐树”,要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凤凰”留住,就必须把“梧桐树”保护好。把营商环境再提升作为“改革一号工程”,九台区竭力打造公平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政务环境和宽松的行政检查环境,并以“四度工作法”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让企业在九台投资兴业有归属感、有幸福感、有荣誉感。

强化改革“力度”,精准破解痛点堵点——

九台区建立起动态化、多维度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聚焦企业开办、市场监管等18个核心领域开展量化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加大“局长带办制”服务力度,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依托“营商环境智能管理平台”“直通车APP”等工具,实现问题收集、交办、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

提升服务“速度”,推动政务服务极简化——

创建“工政同办”新模式。针对工信部门招商引进的企业,政数局实行“一企一档”制度,配备助企服务专员,为项目和企业入驻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全流程领办、帮办、代办。九台区持续推进“只进一门”“一网通办”改革,线下以集成办、自助办、分点办提升办事效率,线上通过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进网办、掌办的支点功能。创新智慧政务服务模式,试点“智能预审”系统,通过提升各级、各部门电子证照生成数量,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电子材料自动填充表单免提交。

彰显服务“温度”,构建柔性监管生态——

九台区依托“我要执法APP”,实现执法检查全程留痕、结果透明,营造宽松的行政检查环境。优化容缺服务机制,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事项扩容至58项,增设“视频办”专窗,为企业提供“云端指导”“远程帮办”等个性化服务。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在10家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定期走访征集营商环境监测点和监督员意见建议,开展入企送服务、送审批、送政策服务。

拓展服务“广度”,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九台区对招商企业实行“一企一档”管理,配备项目专员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链条”代办服务,主动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主动上门靠前服务,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今年预计提供全流程“绿色通道”服务280次以上,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加油赋能。

产业集聚势头猛

谋篇布局打造“强磁场”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作为九台的西大门,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依托区位、交通、产业、资源等优势,盘活存量、做大总量、做优增量,已成为产业投资的“新沃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年初以来,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以“一季度”开门红为突破,围绕“经济总量提高、招商引资提质、项目建设提效、综合实力提升”发展目标,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聚焦招商引资及加强服务保障等举措,坚决扛起“一区引领”的使命担当。

在位于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的中澳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座占地130万平方米的物流巨擘赫然矗立。项目已建成铁路专用线4.9公里、仓储库房6.6万平方米、货物堆场6.4万平方米,2025年计划新增仓储8万平方米、新建铁路线1公里。全面投产后,将成为东北亚重要物流中转基地,预计年产值超30亿元。

“我们对项目的定位是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中澳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兴龙告诉记者,2024年中澳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项目的货物吞吐量突破了300万吨,目前已吸引20余家钢铁企业、10余家煤炭企业入驻,实现了大宗商品的公铁联运。

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组建服务专班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协助企业办理规划、土地、环评等各项手续,组织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形成了项目建设的强大声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开工5000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项目59个。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全面推进开发区深化改革,做企业的服务生和店小二,着力打造高效能服务型开发区。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环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以“一区四园”为招商平台,紧盯“三主三辅”产业布局,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累计洽谈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签约落位项目18个。

围绕企业复工复产,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还对园区718户企业逐一走访,对124户规上企业配备服务专干,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明确的目标,昭示着坚定的发展决心;庄严的承诺,彰显出强大的发展信念。奋进的九台,从春天出发,用奋斗的脚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干事作风,奋力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