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新业务方向不断增加,国际医学(000516.SZ )盈利却遥遥无期。
日前,国际医学公布了最新的调研纪要。其中提到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旗下医疗机构运营情况、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及三甲医院评审情况等多个重点问题。
据悉,三甲医院申报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在我国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三级甲等”是最高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际医学旗下西安高新医院是民办三甲医院,但其核心资产超大型单体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尚未完成三甲评审工作。
在此基础上,国际医学营收数据也进一步出现波动。
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15亿元,同比增长4.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减亏31.01%;扣非净利为-2.87亿元,同比减亏42.5%。
亏损大幅收窄的趋势并未得到延续。2025年一季报中,国际医学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05亿元变为亏损1.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8985万元变为亏损1.2亿元,亏损额均进一步扩大。
伴随着康华医疗、明基医院等三甲医疗股纷纷上市、IPO的同时,国际医学在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多估值竞争对手,其能否在“夹缝”中实现局势逆转?
核心资产亏损
国际医学主业覆盖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从营收占比来看,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是其关键支撑。
门诊服务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带动医院营收走高。
据悉,2024年,西安高新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达115.45万人次,同比增长0.30%;住院服务量6.60万人次,同比增长1.8%。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北院区新开11个特色科室,为该公司营收贡献增量。
2024年,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含北院区)门急诊服务量达14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88%。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5193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4046人。
虽然上述业务规模再创新高,但从营收层面来看,仍然未能扭亏。
2024 年,西安高新医院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长2.68%;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21.63%。
同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实现营业收入32.74亿元, 同比增长7.60%;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减亏36.67%。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成为决定该公司盈亏关键。
实际上,对于旗下两大医院业务规划,国际医学进行过多种尝试。
比如,通过与华大基因等企业的技术合作推动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干细胞、免疫细胞临床研究、健康长寿管理等医疗项目合作落地。
以干细胞技术为例,据《胡润百富》数据显示,近两年干细胞抗老领域市场规模突破20.6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8.39%。
在2024年财报中,国际医学透露道,目前公司成立了由中科院院士领衔的生命科学研究院,在基因与干细胞领域展开临床研究。
此外,AI与大数据也是国际医学尝试的重点方向。据悉,该公司与华为、迈瑞的合作,以及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打造覆盖诊疗全流程的智能辅助网络。未来,AI辅助诊断、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病历质量控制、智能患者服务、体检报告解读等应用将大幅提升诊疗精准度和医疗服务质量。
一系列动作之后,回归至财务本质,国际医学对亏损担忧的同时,也想要找到新的盈利方向与模式。
夹缝中求生存?
上市公司从亏损到盈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至2024年,国际医学扣非净利润已连续7年为负,累计亏损金额超38亿元。
对于国际医学的亏损,市场上有着不同的声音和理解。
一方面,医院作为重资产项目,人力成本、医院的场地和设施建设以及设备和物资等成本居高,同时导致回款周期较长。体现在业绩层面,便是该公司的数十亿亏损。
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长期性发展与运营水平考量的关键要素。连年亏损便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水平或其他方面出现问题。
那么对于国际医学此类三甲医院股,上述考量逻辑是否成立?
2025年4月10日,港交所披露,明基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基医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成立于2003年的明基医院,是佳世达集团与南京国资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民营医院。2022年,其正式成为三甲民营医院。
与国际医学主攻陕西区域类似,明基医院旗下两家综合医院主要业务集中于江苏省。而2022年,江苏省已有超过200家三级民营医院。可以说,明基医院面对的区域竞争十分激烈。
招股书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23.36亿元、26.88亿元、26.59亿元。同期,公司年内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8955万元、1.67亿元、1.09亿元。
毛利率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为16.4%、18.9%、18.1%。
曾引发关注的东莞康华医院(下称:康华医院),是港股上市公司康华医疗全资子公司。
公开报道中,康华医院投资26亿元建成。2006年开诊时,是当时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单体民营医院,也是主攻区域的三甲民营医院。
2023年、2024年,康华医院营收分别为15.41亿元,15.6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7.6%、15.7%。
抛开三甲评审工作,仅从业绩层面,与上述两家同为区域性医疗企业相比。
国际医学2022年、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7亿元、—3.6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57%、9.55%。直至2024年、2025年一季度,国际医学依然延续亏损态势。
实际上,伴随着西安城市空间发展,三甲医院配套正在大规模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至今,仅西安市域范围内新增三甲医院6所,另有2所既有医院完成改扩建任务。包括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园区、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园区、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西安市第一医院高新园区。
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下,大量的老牌公办三甲在西安市范围内多地开花,包括国际医学所在的高新区。
内外夹击,国际医学能否证明自身盈利能力仍待观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